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骆家坝镇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打造“法治教育+红色教育”特色普法品牌,建成覆盖全域、主题鲜明的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阵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亮点一:阵地建设特色鲜明,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五年来,骆家坝镇紧扣以“红色铸魂法润民生”为主题,构建“一园一基地一广场”普法矩阵:
骆家坝法治文化园:我镇以“法治护航文旅发展”为主线,在景区游客中心广场建成集“教育性、观赏性、实效性”于一体的骆家坝镇法治文化园,该文化园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宣传内容涉及游客权益及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每逢旅游黄金周,在景区专设法律服务咨询点,让辖区群众及往来游客“沉浸式”“零距离”学法,提高全民法律素养,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我镇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辖区红鑫研学基地兴建有青少年法治宣传研学基地,该基地设置宪法宣誓区、法治漫画、法治人物、法言警句、法治网红打卡、红色法治文化教育等板块,该基地集教育性、警示性、趣味性于一体,直观传递法律条文、权益保护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为和共同追求。
英烈保护法治文化广场:我镇围绕“以国之名佑英雄,以法之剑护英烈”为主题,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在马儿崖精心打造建成主题突出的英烈保护法治文化广场。广场石壁上镌刻了与保护烈士权益及军人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与英雄烈士事迹融为一体,弘扬红色法治文化,使辖区群众及往来游客在学习红色历史文化的同时,树立捍卫英烈权益、形成传承英烈精神的法治共识。
亮点二:红色基因赋能普法提质增效,法治精神薪火相传。
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创新开展“五个一”活动:
一堂红色法治课:我镇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转化功能,组织辖区特殊人群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有助于转变特殊人群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自觉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有助于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一场法治文艺巡演:编排《普法三句半》《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原创节目,到村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寓教于乐,提高普法宣传质效;
一条红色普法路线:景区讲解员串联法治阵地与红色景点相融合,面向往来游客推出“边走边学”沉浸式普法体验,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内容,提高了宣传实效;
一批法律明白人:我镇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队伍,累计调解纠纷150余件,通过培养村级法律明白人参会化解辖区矛盾纠纷带动周边群众学法明理,扩大了普法宣传面;
一系列专题宣传: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等节点,开展“红色法治记忆”主题活动,形成全民学法热潮,营造浓厚的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氛围。
成果丰硕:法治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通过五年深耕,骆家坝镇实现“三个显著提升”:
群众法治素养显著提升:全镇各村(社区)矛盾纠纷发生率及涉旅纠纷发生率逐年呈下降趋势,近年来辖区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及恶性刑事案件,辖区群众法律素养显著提升。
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我镇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加强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培训,基层依法治理能力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提升:我镇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软实力,古镇建设开发、生态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完善,将文化软实力与景区设施建设硬实力相契合,实现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骆家坝镇正进一步完善软硬件标准,以高标准迎接“八五”普法终期验收,持续擦亮“红色铸魂法润民生”品牌,让红色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